2020.03.18(三)陰
經過玉桂嶺一號橋,今天就這好了!
地圖上說要過溪,但有一座峯頭橋,過溪應是以前沒有此橋時的事了。
穿越電塔馬上發現苗頭不對,雖有路,但草木高長難以通行,奮戰一下後宣告放棄,似乎少人來了?
打算改走越嶺古道回玉桂嶺一號橋。
路況明顯不佳,應該也是人煙稀少。
想了五秒放棄!
經過左側一座電塔不久,發現左方有一路接過來,雖沒路條,心想或許可接上越嶺古道中段,出發!
看來是正確的,接上古道後一路下行,至於往上通往先前指標的山徑路況則懶得研究了。
來到峯頭8號宅,旁邊是以前玉桂分校舊址,屋主說他小時就讀玉桂分校,但三年級時就廢掉了,當時交通不達,
有些同學都要翻山越嶺來這上學。
屋主說以前這裡很美,沒有電線桿,溪流也沒有整治,相當原始,溪裡很多大石,颱風來時溪水暴漲,都可
聽到溪中石頭劇烈撞擊的聲音,現在都沒有了。
兒時還看過打石師傅在河中取石蓋他們居住的石頭厝,石頭還要挑軟一點的,技術真的很厲害。
以前電線桿是木頭的,那時都是原住民朋友來興建的,他們的體能真的很好。
以前很多登山隊來這爬山,現在少很多了,他們都會在我家門前煮東西吃。
年紀小不懂事,有時偷跟在他們後面,他們都會綁登山條,我們就在後面一路拆,只是單純覺得很好玩。
有養野蜂採蜜。
大哥告訴我去普渡長生橋的保甲路從屋後走,以前馬路未開時,去玉桂嶺都走這,那時的普渡長生橋比現在好看多
了,兩旁還有石柱,但不知被誰偷走了。家中的石豬槽也被偷了,附近一些廢棄石厝的石臉盆和石磨都被人偷載走,
一般人本不需要,應該都變成有錢人的庭園造景裝飾物,實在很可惡!
我跟你說,地上這叫颱風石,有些是打好埋下去的,有的是現成石頭鑽孔,這棵是埋下去的。從前颱風來時,
都會在屋頂上放木條再綁繩拉下穿孔綁好,不然屋頂會被吹走,後來尼龍繩出現,繩子較長就直接繞過屋頂綁,
沒再使用木條,現在的屋頂則都用不到了。
我們小時都會在附近山區到處走,摘檸檬、種稻子、採筍樣樣來,真的很有趣。
可能這幾年來的遊客變多了,兩邊橋頭都立了警語,看起來有點突兀。
回程改走馬路,現代化的建設,埋葬了屋主兒時的回憶,這樣的改變沒有誰對誰錯。
地圖參考藍天圖集
https://www.keepon.com.tw/thread-c57bdea3-2f39-e611-80c2-901b0e54a4e6.html
2012年時的普渡長生橋
https://tweetybaby.pixnet.net/blog/post/31666865
留言列表